拔苗助长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拔苗助长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揠苗助长》是一则寓言,它展现了一个急于求成而揠苗助长的可笑而滑稽的农夫形象,让学生明白做事不能操之过急,违反规律的道理。
本课教学中,利用重点词句让学生充分感受农夫那可笑而又发人深思的形象,如抓“巴望、天天、好像”等品味农夫的“急”,抓“好像”在不同句中的作用体会语言文字的妙用,抓“一棵一棵、一直”体会农夫的“傻”。
同时我十分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发散训练,因为寓言故事留有丰富的想像空间,教学课文时,指导学生对感兴趣的`地方想象,如:教学课文结尾时,引导学生想象儿子看到禾苗枯死会对爸爸说些什么?农夫会说些什么?你会对种田人说写什么?在学生在想像中发表自己对寓言故事的领悟、见解,说出故事所揭示的道理。
《揠苗助长》是一则寓言故事。明确本则寓言的寓意成为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课文通过古时候一个种田人想让他的禾苗长得快一些,就想出了一个愚蠢的办法——把禾苗往高处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告诉我们凡事都不能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成坏事。
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来说,读懂这个故事的意思还是比较容易的。但要弄懂寓意就有点困难了。所以,在教学时,采用了以下几步做法:
一、以多种形式读,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的读课文,最后到分解色读文。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反复地朗读,文章的意思就不言而喻,在总结寓意时也就得心应手。
二、古文与白话文对照读。正好我们班部分同学参加了小古文社团活动,学过这篇小古文,让他们朗读给全班同学听,一方面增加了他们的自豪感,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趣,通过对照学习,学生更好理解了文本的意思。
三、为了弄懂寓意,在讲完课文后,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过类似于急于求成而办坏事的情况吗?”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道出了自己身上发生的有趣的事。“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高长大,如果现在你的父母将你当小禾苗一样拔高,你说行吗?”学生都笑着说:“不行,不行。”请学生举例说明。
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老师再引导:“如果你就是种田人的亲人或朋友,你会对他说一什么?”学生会根据事物的生长过程去分析说:“禾苗也需要拔草、除虫、施肥才能生长,不能违背了事物生长的规律,急于求成,反成坏事。”同时也设计了例如:“请同学发挥想象力,如果你是小苗,你被这个人拔起时,你会怎样说呢?”续编故事环节,又使学生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第二年,这位农夫有去种禾苗,他会怎样做呢?让学生通过续说故事,明白禾苗的生长过程。加深对寓意的理解,做什么事都不能急于求成,要遵照事物发展的规律。通过老师的精心设计,学生学起来都会感到轻松了。整节课最终在学生的分角色读文和绘声绘色的故事中结束了
[案例]
生1:老师,古时候真有这样一位农夫吗?他叫什么名字?
师:你说呢?你觉得他叫什么名字合适呢?(学生无意识的一个提问,引起了我的好奇,何不问问大家?)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再读课文,然后结合寓言内容给这位农夫取个名字,好不好?
(学生小组讨论,课堂气氛活跃。一会儿,便陆陆续续地有学生举起了小手。)
生2:老师,我想给这位农夫取名“二傻”。
师:请你说说为什么给他取这么一个傻乎乎的名字?
生2:因为这位农夫一心想让秧苗长高,就把秧苗向上拔,它不知道秧苗离开了泥土**的怀抱就无法生长。我觉得世界上恐怕再也没有第二个人像他这样傻了。
师:你能结合课文内容给农夫取这样一个恰当的名字,真不错!
生3:我给农夫取名“急性子”。因为他很心急,巴不得秧苗快点长高,就跑到田里,把秧苗都往上拔高了一截,结果秧苗全枯死了。
师:是呀!这位农夫太急于求成了,他不懂得植物有它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农夫这样做,帮不了秧苗,反而害了它。
生4:农夫做事一点都不动脑筋,叫他“无脑”吧!
生5:他聪明反被聪明误,那不是“贾聪明”吗?
师:同学们真聪明!拔苗的农夫要是听到大家给他取了这么多既新奇又恰当的名字,一定后悔莫及,今后再也不会做这样的傻事了!
[反思]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对自己预设的教案随时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给学生创造一片发展个性的天空,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有新的感受和体验,时时闪现着创新的火花。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我为农夫取个名”这一教学片段,并不是我课前预设的教案。它看似闲笔,实则不然。以学生的疑问为契机,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根据寓言的内容给拔苗的农夫取名。从课堂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从寓言内容出发,同时又超越了教材本身,将自己相关的语文经验融入其中。
寓言具有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载。它通过一个内容简短明白易懂的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奥的道理。因此,课堂上如何结合“寓言”的特点,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课文并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时,首先,我从《揠苗助长》的课题着手,引导学生质疑:揠苗是什么意思?揠苗能助长吗?那为什么还要揠苗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来帮助学生有条理地理解文章内容。
其次,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如“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等,联系上下文来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分析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让学生做做动作,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在说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例如:说说“巴望”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什么叫“自言自语”?做做“喘气”的样子……在理解“筋疲力尽”的时候,我让学生来做做揠苗人拔苗的动作,说说自己的感受,周围同学说说他拔完苗会有什么感觉,什么样子,这样在形象的展示同时通过说话练习就可以非常自然而贴切地理解“筋疲力尽”了。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因此,理解寓意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花长时间来说那些道理,显然是不合适的.在实际教学中我就紧紧扣住课题:《揠苗助长》这4个字,特别是“助”,抓住“那个人为什么要揠苗?怎么揠苗?结果怎么样?”这3个前后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读文中明白揠苗人的“帮助”是起到了反作用,这都是因为他的帮助违反了禾苗的生长规律。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和成长。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拔苗助长”这一教学策略,通过引导大班幼儿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取得进步。在此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案:
第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
在教学前,我发现大班幼儿对于语言表达并不感兴趣,因此我准备了一些简单有趣的故事和游戏,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在教学过程中,我用幽默、生动的语言、表情和动作引起了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第二步:提高幼儿的说话能力
在讲故事和游戏的过程中,我提醒幼儿注意语音的准确性、语调的变化、速度的.掌握等方面,引导他们逐渐提高说话的能力。同时,我关注他们的表达效果,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第三步:丰富幼儿的语言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各种形式和机会,让幼儿接触到新的语言知识。例如:教歌曲、诗歌、解释生字词,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
第四步:提升幼儿的听力能力
在讲故事和游戏的过程中,我提醒幼儿要细心聆听、理解故事、领悟游戏规则并参与到活动中去。教学中,我还专门安排了语言游戏,引导幼儿通过听力训练,提升他们的听力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发现“拔苗助长”的教学策略在语言表达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幼儿们的表达能力、语音准确性和听力能力都有所提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时间过于紧张”、“幼儿容易走神”、“语音和语调方面还需要更详细的分析和指导”等。
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制定教学方案和实施教学过程的中途需要不断总结和调整,不断探索最适合幼儿发展的教学方法,将每个孩子的潜能发掘出来,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学习和成长中取得更好的进步。
学校双高课比赛中,我选择了揠苗助长这个教学内容,同一年级的老师好心提醒我:
这篇课文是一篇老课文,有好多老师都上得比较精彩。
我想也许这样挑战的对我来说是一种进步。于是我还是选择了这一课,上完之后,有老师跟我说:“你在低段的教学中已经有所进步。”我觉得这就是对我的最大得肯定。我也深深懂得反思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进步。以下是我本节课中几个自我感觉成败的地方。
教学中,我从朗读入手,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寓意。
在朗读方我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如男女生分读、小组、同桌等多种形式,学生通过朗读,都能很好的`领会到寓意,另外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和动作演示去体会种田人盼望禾苗快些长高的那种急切的心情。
如:
理解他在天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我让学生自由读,边读边加上动作。
学生的表演非常到位,正是因为学生能够体会到那个人的焦急机,所以才能演得如此到位。另外,来理解“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急忙跑道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体会筋疲力尽时,我让学生拔一拔那些禾苗。
学生在拔禾苗的同时,师引了这样一段话:“火辣辣的太阳底下,那个人正在把禾苗一棵一棵地瓦工内高里拔,一分钟、两分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一直从中午拔到了晚上。终于拔好了。此时我忙问:“小朋友,你们现在有什么感觉。”有的说累,有的说手酸,还有的说腰酸背疼。这就是课文中说的筋疲力尽。这样的角色体验让学生很容易地就明白了筋疲力尽。
在理解为什么觉的禾苗一点也没长高时。我觉得不够到位。有学生说禾苗长得慢,还有学生说那个人心理急。此时我直接就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现急。如果当时我接着学生的话题说下去。是呀,正因为禾苗长的慢,那个人性急,所以觉的禾苗没长高,禾苗没长高心理就更急了。此时再让学生来朗读。这样学生的体会就更到位了。
整节课的自我感觉还可以,我想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进步。
阅读是学生重要的语言实践活动,只有加强阅读实践,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积累和说写表达,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
小学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
我认为自己在这节课中较为成功的是:
1、注重阅读感悟。
“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活动,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读”贯穿始终。
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等,做到了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说”。
既培养了朗读的能力,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2、引导学生拓展想像。
寓言故事留有丰富的想像空间,教学课文时,我指导学生想象种田人当时的心理活动、表情、动作、语言。教学课文结尾时,引导学生想象禾苗会对种田人说些什么?作为一个懂得科学知识的小学生,你会对种田人说些什么?在学生奇妙的想像中赋予故事新结尾,揭示故事所反映的道理。不足之处:
上完课之后,听了刘教授的话,很多我原本没有意识到的错误让我吓了一大跳,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刘教授说我没有关注所有学生,应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进步。说实话这点可能使大多数老师在上公开课时的`通病,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就专门找优秀的学生回答问题,那些差生不管不问,只要教学过程顺畅、好看就行了。今天我明白了:不管什么课,我们都是在为学生讲,而不是其他人。今后讲课时,一些容易理解的问题要留给差生,不能把课堂变成好学生表现的专场。
其次,在出示朗读的方法时,顺序不太合理,课文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读通,特别是文言文,暴露出自己对文言文的教材没有研究透,暴露出自己的备课有些飘,这一点是今后教学文言文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本节课教学还有其它一些不足之处:设计不够新颖,部分学生的朗读不够入情入景,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强化浮于表面,本来应有练习背诵这一环节,但由于时间限制,没能如期完成。今后要努力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使课堂教学亮点频现,精彩纷呈。
教学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在教育这条路上我才刚刚起步,就好象是蹒跚学路的小马,外面的世界太大太大,需要进行的磨练还有很多很多,只有不停地学习,才能够有所成长,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