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料 > 说课稿

《机械效率》说课稿

时间:2024-08-11 21:08:13
《机械效率》说课稿

《机械效率》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机械效率》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机械效率》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接下来我就从教材,学生,教学目标等八个方面阐述一下我这节课的教学构想:

第一是说教材:

《机械效率》是人教版第十五章第二节,之前讲述了功,之后有功率,机械能,介于力和能量板块之间,是中考考点内容。主要包括: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概念和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它既是前面的知识的延伸,又是功的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广泛的应用,它对学生学习和理解热机的效率、炉子的效率、太阳能热水器、电动自行车等能量的利用率和转化率等起积极作用。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高机械效率对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是说学生:

近几年,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界已经得到充分的认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前提是对学生的学习有所了解,在讲述这节课之前我对学生有以下几点了解:

1、学生已有一定的探究经验和方法;

2、学生对杠杆、滑轮、斜面等机械有一定的认识;

3、学生可能把机械效率高低、做功的多少、省力等问题混淆;

4、学生同时对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额外功、什么是总功,没办法确定,特别是对有用功的容易误解。

第三是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及学生实际而制定的一种具体要求和标准,它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是一堂课的灵魂。教学目标的确定,新课改提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对此,我这节课的三维目标设计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能结合实例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②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会用有关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③知道机械效率总小于1,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和意义;

④知道我们使用机械的目的是为了省力或省距离或改变方向,而不是为了省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索使用机械能不能省功;

②通过实验与讨论,认识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③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收集实验数据从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②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尊重实验结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从而增强节约能源意识。

第四是说教学重点难点

只有很好地把握住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那么这节课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很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了。鉴于此,这节课的讲述重点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概念教学和对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探究;其难点是:在实例中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确定,对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的理解。

第五是说教法与学法:

好的教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特定的功效。但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它需要教者必须切实把握各种常用教学方法的特点、作用,适用范围和条件,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使其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发挥作用。学生的学法是学以致用,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如何学”,因此教法与学法应该是不能分割的,所以这节课我借助多媒体,用实例图片感染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通过看、想、算,让学生感知、熟悉课文内容,理解和记忆概念公式;分组合作与竞争、提出问题、实验探究、相互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析数据,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尊重实验结论和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巩固提高,学以致用,认识提高机械效率在当今社会发展和节能减排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六说教学过程:

合理的教学流程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本节课我是按以下六个步骤逐一进行:

(一)知识回顾 图片导入(预设时间2-3分钟)

观看PPT(8)(设计意图:回忆巩固了前一节所学的知识,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好基础,图片的导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提出问题 引出概念(预设时间6-9分钟)

图中小孩的目的是什么?——引出对沙子做的功是有用功。

图中小孩还对什么做了功?——引出额外功的概念。

三次将沙子运送到三楼分别要对什么做功?——引出总功的概念。

(设计意图:这些问题的提出紧扣教材,引导学生了解教材内容,并知道有用功,额外功的,总功的概念。此环节是教学中的重点,是学生分清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关键)

(三)演示计算 强化记忆(预设时间5-7分钟)

将小孩对沙子,自身,桶,口袋,动滑轮做的功分别计算出来

结合概念,对此图中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进行计算,强化概念的记忆

引入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公式,算出图中的机械效率,对比后加强记忆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进一步突出重点和难点,也促进学生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概念的记忆,并且知道机械效率的定义,对如何提高机械效率有正确的认识)

(四)合作探究 分组实验(预设时间7-9分钟)

1提出如何提高机械效率的问题,探讨斜面的机械效率,让学生自主探究

2将学生分组,选用实验器材,画出表格,并记录所需的实验数据

(设计意图:此次探究实验体现出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突出了实验的重要性,并且使学生能团结合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也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学习物理的乐趣)

(五)分析表格 归纳结论(预设时间3-4分钟)

让学生将实验数据归纳,写出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越不省力,其机械效率越高。

(设计意图:1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收集实验数据,从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能力。

2让学生知道尊重实验数据,虽然各组的数据都不相同,但最终得到的结论是一样的,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观)

(六)作业设置 巩固提高(预设时间1-2分钟)

课外练习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针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练习巩固,进而拓展课上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水平。对此节课我预设了二方面的内容

1思考并完成课本第2,3,4题。

2 完成练习册上相应的练习。< ……此处隐藏10395个字……利用知识来解释、指导生产、生活。

2、适当的梯度和坡度,照顾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同学,让所有同学都能够参与学习和思考,有收获。

3、让学习走向生活,给学生预留一定的不同难度的课后实践探究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机械效率》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简单机械——杠杆和滑轮;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功——做功的多少,做功的快慢,做功的效率。机械效率是在前面简单机械,功,功率的基础上进行得更深一层的学习。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效率的概念已广泛应用于工作,生活和学习等方面,有必要让学生去探究,理解。

机械效率的概念涉及面广,内容抽象,教材通过再次探究动滑轮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会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总功,通过比较有用功和总功的大小,认识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和现实意义,计算公式,知道实际的机械效率不可能是100%,并找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从而增强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同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态度。

二、学情分析

针对普通班的学生,应由浅入深。从学生已学知识出发,循序渐进,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采用“问题讨论法”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观察为辅的方法进行教学,即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讨论分析,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特别是实验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并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2、理解机械效率的定义,理解实际使用机械时由于额外功总是存在,η< 100%。

3、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再探动滑轮理解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2、通过再探动滑轮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建立于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实验探究法,将学习中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现规律。其次还有讨论法,通过学生自主讨论得出结论也是物理学习常用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1、有目的复习功(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公式、单位),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通过再探动滑轮,更深入探究使用动滑轮过程中做功的情况。(这里可以先展示用手提升钩码,问学生有没有力对做功,学生可以自然分析出手克服钩码重力G做功了,所做功的大小就等于Gh,达到了将重物G提升h的目的,接下去可以提问学生除了直接用力提升重物外,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提升重物?学生会分析用杠杆、滑轮(包括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然后请学生选择一种简便而省力的提升办法,学生一般会选择动滑轮。然后在黑板上画出动滑轮提重物的简易图,为等会形象标出F、S、G、h,及相关力做功打好基础。接下去请学生分析在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有没有力做功,拉力做功、动滑轮克服重力做功,来比一比利用动滑轮提升时能否省功,请学生一起探讨如何测量做功的多少,并怎样设计记录表格,因为前面有探究斜面做功时设计过的表格为基础,所以学生应该有这个经验,老师在这里只要适当引导,并注意表格设计的规范,(如测量物理量在前面列,需计算的量放在后面,相关物理量的单位,

实验次数至少三次,并板书设计出的表格::

实验次数

注意点1、布置实验前先分析三次

实验的安排,根据学生要求第二次增加距离,第三次增加物重,便于等会分析实验数据的规律,并为分析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打下伏笔。

2、距离利用S和h的关系,只需测量h,S=2h。

3、采集两组学生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FS>Gh,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动力F做的功FS大于重物被提升所需做的功Gh,为完

成提升重物这个任务,如果直接用手提升重物,需要做功Gh,为完成此目的`而做的功称为有用功,

记作W有用=Gh,使用机械后同样要完成提升重物G到h的高度,同样地为完成此目的做的功称

为有用功记作W有用=Gh,分析:利用机械可以省力,但有没有省功呢?力F总共需要做的功为

FS,记作W总=FS,,W总>W有用,结论:利用机械没有省功,也就是说总功中有一部分是有用功,

还有一部分是使用机械后造成的额外多做的功,并得出W额外=W总-W有用,总结得出:使用机械

提升重物可以省力但并没有省功,不但没有省而且还多做了一部分额外功,并请学生通过回忆实

验过程分析额外功存在的原因,(摩擦、动滑轮的重)(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额外功是没有

用的,应尽量减小,而有用功的部分越大做功的效率越高,由此引入机械效率的概念。花这么多

时间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确区分有用功和总功,因为根据以往经验这两个功的区分是个难

点,后面的定义计算等反而一般不会错。

5、定义机械效率:

我们就用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来表示机械效率,=W有用/W总×100%,对于实际机械由于额外

功总是存在,η< 100%,机械效率的高低反映了使用机械时有用功的比例,机械效率越高可以反映出机械性能越优。

6、讨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请学生体会实验过程,通过对实验中做功情况的分析,得出提高机械效率的办法,(减

小摩擦、减轻动滑轮的重),特别注意对增加物重提高机械效率的引导。(在使用同一个机械,在机械本身因素不能改变的情况下,能否提高机械的效率,并利用计算表格三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并加以适当的引导得出增加物重可以增大机械效率。并加以板书明确3个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六、学习评价

1、对用吊桶提水的分析,体会有用功、总功、额外功。

2、在课外练习和下一节的复习里,有意识地将机械效率和功率相区分,功率反映做功的快慢,

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功率大并不一定效率高,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七、板书设计:

二、机械效率

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1.有用功:W有用=G·h

2.总功:W总=F·S

3.额外功:克服摩擦和机械自重所做的功。

4.W总=W有用+W额外

二、机械效率

1.将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2.η=W有用/W总×100%

3.说明:机械效率无单位,常用百分数表示,η<1

三、作业布置

1.阅读教材,加深概念认识。

2.尝试解决课后练习。

《《机械效率》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